X㊦1㊧ⅤⅥⅦbaiwanzhanⅨω※ ♀
大足石刻旅游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大足佛祖寺是研究宝顶石刻历史的重要佛教史迹,没有神秘古老、饱经沧桑的佛祖寺,就没有赵智凤,就更没有今驰名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到此旅游观光,领略大足的风情、山光水色,品味大足的地方佳肴。
1999年12月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附近景点:
大足石马天主教堂
合川钓鱼城
巫山龙骨坡古猿人遗址
位于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占地约700平方米。发掘于1986年。在这里,发现了古人类门齿和带犬齿的颌骨化石,以及数10件与人类化石同一层次的巨猴、剑齿虎、双角犀等化石。经考证,这些化石属早更新世,距今204万年。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空白,对于人类起源和三河谷发育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白鹤梁水下石铭
位于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
磁器口古镇
古镇磁器口位于市区近郊,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面积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时盛产及转运瓷器得名。史载兴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极盛,古人诗赞其繁华,白日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
古镇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民众生活安宁舒适,保留了中国地方民族生活风貌。199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保护历史街区,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已规划把磁器口建成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旅游新区,古镇已敞开门户,喜迎中外客人。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